3月27日,院长王赠怡教授受四川大巴山干部学院的邀请,为来自省军区的300多名上校以上干部学员作题为《巴文化的溯源与内涵特质》专题报告。

王赠怡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中国式现代化等思想理论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,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古蜀道剑阁县翠云廊、三星堆博物馆、汉中市博物馆等重大文化实践活动,揭示地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整体建构的意义和价值。围绕巴文化主题,王赠怡从巴蜀文化概要、巴族群的构成与发展、巴文化的属性、巴文化的内涵特质、巴文化与文化守土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巴文化源起、发展、特征及现代转化等问题。他认为,从历史的发展演进看,巴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以勇武著称,为维护民族的融合、统一、解放、强大作出了突出的文化贡献。从区域文化广度看,巴文化作为地域文化,其空间范围涉及到四川、重庆、陕西、湖北、甘肃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南等省市,文化辐射面广,发挥巴文化的文化守土功能意义重大。从文化性格看,巴文化所秉持的“忠勇信义”“豪放包容”“务本求实”等文化性格为巴蜀文化、中华文化的繁荣自信锦上添花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巴蜀文化必然要在时代的呼唤中再放异彩。
整个讲座内容丰富,信息量大,融故事性、学理性、历史性、思辨性于一体,得到与会领导和学员的高度肯定。
撰稿:王赠怡;初审:唐莉;复审:王全民、王赠怡;终审:秦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