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4日,我们卢娇阳博士走进一站式“翠柳”社区,以“田野之歌:川东地区的民间音乐”为题组织了一场学术沙龙,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川东民歌的文化密码与当代传承之路。

“在我国民间音乐的版图中,川东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深厚的人文底蕴,孕育出独具魅力且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形式”。卢博士开宗明义,然后以不同地区的民歌为导入点,从地域差异、人文、自然地理等方面具体讲述民歌的诞生、类别以及发展,深入阐释了劳动号子、山歌、小调等音乐形式的诞生逻辑与艺术价值。她以“地理基因”“人文密码”为钥匙,从大巴山麓的悠远回响到嘉陵江畔的铿锵韵律,带领学生破译民歌中凝结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表达。强调“民歌不仅是旋律的流转,更是对生命的礼赞、对文明的书写”。铿锵有力的号子、悠扬灵动的山歌、精巧细腻的小调,让大家明白了民歌推动民间文化发展的重要性,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与深入思考。卢博士指出,民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中蕴涵着的是对感情的诉说和对生命的呐喊,是巴文化传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。
“当古老歌谣遇见青春力量,文化传承便有了无限可能”。川东地区的民间音乐通过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、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等方式,正在焕发新的生机,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的关注。卢博士呼吁更多的年轻人主动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,让川东地区田野间的民间音乐能够走出地域局限,走向更广阔的舞台,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供图:陈敏;撰稿:黄元恩、冯华;初审:唐莉;复审:张桢;终审:秦静